读《西游记》有感
自从上了中学之后,变的更加爱读书了。听说学校有图书室的时候,忍不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马上去了图书室。眼前满满的书扰乱了我的眼睛,来来回回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一直很想读的书--《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每次读起《西游记》,我就会情不自禁地陶醉在里面。很久以前,海外东胜神洲有个傲来小国,海中屹立着一座花果山,山顶上那一块巨大的仙石千百年来吸收日月精华,渐渐有了灵气。有一天,山顶上发出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石头裂开了,蹦出一只石猴,它向菩提老祖学了许多本领,并取名孙悟空。之后,孙悟空遇见唐三藏,三藏收留了他,接续收留了猪八戒、沙悟净和西海龙王三太子。取经路途遥远、困难重重,但师徒四人团结互助,并肩作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灵山,修成正果,取得真经。
孙悟空嫉恶如仇,文武双全;猪八戒贪吃好色,在朴实憨厚中却也透着小聪明;沙僧任劳任怨,重义气;唐僧知难而上,不贪美貌,四人各异的特点构成了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在《孙悟空三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化为人形的白骨精,师傅却不分好坏,念紧箍咒。因为唐僧辨别能力差,易被表象所迷惑,所以他并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释他完全不听,而是继续念他的紧箍咒,疼的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还要和悟空断绝师徒情,孙悟空被逼无奈,只得再回花果山。但是孙悟空心里却并没有怨恨师傅,更没有报复师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埋藏在心里,且心里总想着师傅的安危,足可见他对师傅的忠心。
除去本身引人入胜的情节外,《西游记》中更是包含了许多道理和启示。例如沙僧和小白龙,即使不是重要主角,却也使我明白了,集体中同样不能缺少默默奉献者,也许他们没什么能力,但如果一个集体没他们的默默奉献,同样是失败的,只要人人贡献一份微小的力量,就会形成一份坚不可摧的大墙,无法冲破;再例如唐僧,盲目接受别人的帮助,却不听孙悟空的好心劝告,落入妖怪的手中。这足以说明遇麻烦时,要仔细思考,随意听取别人意见,可能会导致自己走向不可弥补的道路。师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吸取他们的长处,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短处则要改正,正如《论语》中所写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西游记》中的启示都是终身受益的。我也会像师徒四人一样,继续努力,达到自己的理想目标!
哈尔滨市星光中学 八年四班 张睿歆
作者:启明公益基金会
时间:2018-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