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外的“太阳花”

导读:去年4月,启明公益基金会向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捐助资金15万元,与这里结下不解之缘。基金会对儿童村孩子的生活情况一直密切关注,时隔近一年,我们再度来到这里走访探望,带您了解儿童村里的生活和这些盛开在高墙之外的“太阳花”。

西安市灞桥区狄寨镇麋鹿村有个“儿童村”,这里生活着70名孩子,他们中最小的只有2岁,最大的21岁,已经在念大二,对于他们来说,儿童村是共同的家。

“家”这个词对于普通人来说意味着故乡、父母、关怀和港湾,而对于这里的孩子,“家”的意义更为特殊。他们来自祖国的天南海北,有些孩子的故乡甚至远隔千山,而他们的父母,关押在高墙之内,多数都是重刑犯。儿童村的老师、义工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予他们爱和关怀,对他们而言,儿童村是养育自己的地方,是大家庭和唯一的港湾。

白鹿原上的“儿童村”

“来这的孩子,父母基本都是重刑犯,判几十年的,还有无期的、死缓的...家里的亲戚们不想管,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如果没人管,他们会成为流浪儿,乞丐,更有甚者,会像父母那样走上了犯罪道路。”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的崔敏讲述道,“儿童村”创立的初衷就是为了替犯罪人员代教代养其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受到保护,得到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孩子是无辜的,这些孩子应该和其他的孩子一样,在人格上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但是由于父母的原因,他们没有好的归宿,孤儿院只能收养无父无母的孤儿,而作为服刑人员的子女,她们的父母尚在,福利院是拒之门外的,这样的孩子在我国现有60多万。”崔敏说。

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的孩子来源有三种途径,一是监狱通过调查服刑人员子女情况,联系救助中心。二是公安机关办案过程中有犯罪嫌疑人带着孩子作案的,如果没有亲属接走孩子,会将其送入救助中心救助。三是孩子所在居委会社区或者妇联组织等和救助中心联系考察后将孩子送过来。 “孩子们来得时候身体都不好,家里本身营养跟不上,底子不好,还有一些父母怀孕时吸食毒品,生下来的孩子先天有消化系统、皮肤和血液上的疾病。来这之后,能够保证一日三餐,对先天疾病的孩子,老师们也会特别注意他们的饮食。”

在“儿童村”工作的老师们,既是老师又是妈妈。她们24小时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辅导孩子们学习,工作量很大,但工资微薄。她们不为挣钱,只为一个信念,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付出爱心。“舍不得这些孩子,他们还需要人照顾,希望孩子们能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们一样健康成长。”

他们渴望爱与拥抱

我们走进幼儿室的时候,两岁的豆豆拿着玩具跑来跑去,和他一起玩的是两个孩子又笑又闹,见到我们进来,两个大点的孩子们显得有些羞涩,“阿姨好。”她们礼貌地像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打招呼,而豆豆则向陪我们来的宋显喊道:“爱心妈妈!”宋显一把抱起他,眼里满是宠爱。

这是宋显与儿童村的孩子们相识的第三年了,她成立的爱心妈妈会定期都会组织会员来这里看望孩子们,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剪头发,正月十六,她们买了蛋糕和西瓜给了这里的孩子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其实孩子们都不缺吃喝,他们最缺的是爱和陪伴。”宋显说,她在儿童村感受最深的记忆是她第一次来时。“走进去的时候,我抱起一个孩子,底下的孩子全都伸出手让我抱,搂着你不想下来,一圈围着全是孩子,他们太缺乏拥抱了。”

“亲情的缺失,是很难弥补的。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怀,别人给予他们的一点点爱,他们都会特别珍惜。”宋显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去年她曾经将这里的一个孩子乌尔瓦接回家过年,乌尔瓦和她的孩子同龄,都是5岁,两个小男孩玩得很开心,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争妈妈,孩子们都想让妈妈搂着睡,将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哄睡着,深夜的时候,宋显听到微微的哭泣声,是乌尔瓦在流泪。“晚上他都会偷偷地哭,我特别不忍心问那个问题,但还是问了,‘你是想你妈妈了吗?’,乌尔瓦点了点头。”乌尔瓦的父母被警方逮捕时他才两岁,大家都以为他不记得父母,但是他有记忆,他还记得他妈妈穿着蓝色的衣服——那是监狱的囚服。

崔敏告诉我们,她的女儿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大些的孩子管她叫妹妹,他们经常说,你多关心下妹妹,不要老管我们。“有一次我姑娘收到一封信,是一个孩子写给她的,里面写到‘妹妹,不管阿姨说你什么你都要好好听,你毕竟有一个家,我多么渴望有个家,但我没有。’”写信的孩子妈妈去世了,而她的爸爸还有25年的刑期。

阴影和希望之光

因为父母的原因,这些孩子面临的问题众多,在卷入或目睹暴力事件后,他们常常遭受心理创伤,目睹父亲或母亲被逮捕的场景也会永驻孩子心头。孩子们基本都有心理问题,每一个孩子都有一段让人揪心的故事,他们心里受的创伤很难抚平,而且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罪犯的孩子’这个阴影很难从他们心中抹去。”崔敏说,最近几年,她们有专门的老师给孩子们做心理辅导,“我们告诉他们,你们有父母,父母虽然在服刑,但是他们在,让他们正视这一事实并且接受,我经常对他们说,父母有罪,但你们没错,你们的人生道路还有很多选择。而且我们也一定会带孩子们去看望父母。”探监是儿童村一年中的大事,经费再困难,孩子们和父母每年至少一次的会面必须保证,孩子们与父母的日常书信、电话沟通也必须保证。“孩子和父母的血脉亲情是割舍不断的,每次探监我都会流泪,监狱里的妈妈一点点攒钱,就等着每年孩子探监的时候给孩子买东西。有的孩子会把爱心人士捐的东西里他认为最好的留给爸爸妈妈。我们的一个孩子对他妈妈说:‘你多干活,表现好一些,早点出来。’我眼泪立刻就流出来了。”

现在,在社会各界的关怀和资助下,孩子们的生活已经不再是问题,生活环境也好了很多,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教育。“我们没有单独办学,而是让这些孩子就近入学,插班读书,融入主流社会,帮助孩子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孩子,让他们回原籍上高中,参加当地高考,由救助中心资助学费及生活费。而读书有困难的孩子,初中毕业后,我们为他们联系各种技工学校,职业学校,使他们学到一技之长,走入社会后顺利就业。”崔敏说,“对于服刑人员子女,社会上最担心的就是他们受父母影响,有犯罪隐患。但是这么多年,从这里出去的将近700个孩子,没有一个走上犯罪道路的。”

崔敏说,多年来,通过民间组织的努力、媒体的报道,这些孩子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也被政府所关注,“2006年,民政部公布的《关于加强孤儿救助工作的意见》中,首次正式提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这一概念,并指出“对因父母服刑或其他原因暂时失去生活依靠的未成年人,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妥善安置”,但并未明确具体的责任部门。现在,对于这些孩子的援护工作,主要依靠的仍然是民间力量。在未来,能否有一个更为完善的机制,我们不能停止探索和思考。”

(为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文中所涉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均为化名)

作者:启明公益基金会
时间:2016-03-14